2012年9月15日 星期六

脫鉤的台灣高等教育

(09-15-2012林志潔)
 

清大畢業生至澳洲當「台勞」,引發關注
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替年輕人叫屈,認為豐厚利潤掌握在四、五年級手上,年輕人只能當奴工,還被抹黑成草莓族去承擔所有責任!
新一期的《彭博商業周刊》則探討美國高等教育費用,在過去30年成雙倍提高,2010年全美就學貸款總額超過信用卡貸款總額,至2011年更超越汽車貸款總額。一名青年表示,每個月她要負擔就學貸款金額高達1400元美金,多過她在NGO工作的薪資,自己完全沒有未來可言。

台灣和美國一樣,世代正義問題嚴重。目前的勞退制度,受優惠者為已經退休或正打算退休的人;現行與即將調整的健保制度,好到的是目前正在老化的一群;對土地的建設開發,重在凸顯執政者業績,所謂的經濟重於環保,其實就是將破壞環境的債留給子孫承擔;為求眼前選票,不惜開立各種全民買單的年金和社福支票。
台灣的四五年級生在就業時,經濟正在起飛;反觀六、七年級,甚至八年級生,面臨的是全球化來臨、經濟衰退以及廣大華人社群的挑戰,承擔高房價高消費的壓力,未來的高齡化社會,還得以一養百。
知識的累積和教育,才是年輕人競爭力的來源。但為了拚進所謂的世界百大,以凸顯學術行政者的功績,台灣高教重心放在各類期刊的研究發表,對年輕學子的賦權、培力與競爭力的提升,置若罔聞。幾所大獲教育部補助的大學,年年都號稱世界排名大有進步,但台灣的學子如今淪為澳洲台勞,難道是「五年五百億」的初衷?
筆者曾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號稱第一志願的法律系,但執業律師後,發現自己在全球化競爭下,外語能力低落,實務能力低落,從沒機會踏進過法院或事務所,連一張訴狀或存證信函都不會寫,一切仰賴雇主的培訓再加上自學。深覺台灣法學教育的不負責任,簡直浪費學生人生,罔顧當事人權益,這樣的教育品質,難怪沒有資格收高學費。
台灣並非沒有就業機會,且就業機會並不僅在本土。問題是:全球化下的職場,所需要的專業和敬業的能力,與台灣高等教育是脫鉤的,高教追求的是不切實際的世界百大,不理解人才為本,學生的就業市場在全世界,學生面對的也是來自全世界的競爭,這種欠缺以學生為中心的高等教育,才是整個世代不正義亟需解決的根本問題
身為六七年級生,我們處於上下夾殺的關鍵固然為難,但我們更有責任反省前人的專制、霸道與浪費。建立水平和垂直的分配正義,讓現在的學子以及我們的下一代,不要重蹈我們承受過的不幸,這才是負責任的作法。至於某些手握資源卻不知反省的既得利益世代,唉,就別指望他們了吧!

                                       (
作者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