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與足下的土地對話

(04-28-2012 一智)

下午去看了紀錄片:家住青田街青田街在日治時期名為「昭和町」,主要是台北帝國大學(今日的台大)教授的宿舍區。其中一棟最講究的房子日本北海道的足立仁教授蓋的,至今已經80多年。戰後接手的是台大地質系馬廷英教授
因為日本戰敗撤退,這些現今60-70歲的日籍老人,他們不得已隨父母離開台北。當年住在台北時,可都是一群天真活潑、調皮搗蛋的孩子們。青田街,是他們的童年,他們的故鄉,是內心深處最珍視的一段愉快記憶。導演游雲霞因為保存運動與他們互相通信、見面,安排他們重新拜訪幼年青田街的宅舍。

最觸動游雲霞的一刻,是她安排淑子小姐前往故居,但因屋主臨時不方便接客,只讓淑子繞行屋外庭院時,淑子難掩失落的複雜表情,她臉貼著紗窗,朝裡看,那彷彿有許多湧上心頭的回憶。
那晚,在景美女中教生物的游雲霞徹夜難眠,當下,她決定拍紀錄片。兩年內,她學習如何拍片、寫劇本、配樂、以及剪接這七八年來累積的資料。20096月,她第一次放映影片給這群日本老先生、老太太看完後,他們抱著她哭。
游雲霞直率地說:「青田街宿舍並不是台大的,而是全民的文化資產,」她並未賦予放大影片使命,「也許我終究無法解決老建築保存的問題,但我純粹是想,把它所給予我的一切,分享出來。」
為了拍片她寧可花掉所有的積蓄,很多人建議這麼好的片子,應該做商業推廣,出版DVD,大賣錢,但她堅持不這麼做!只希望小眾放映,映後與觀眾對話,再累她都要親臨現場交流!她說,現場對話才能看出影片的穿透力,看出引起的共鳴有多大,激盪出在場每個人的行動力。現代人生活的速度太快,她鼓勵大家多用腳走路,因為這樣的速度才能與足下的土地對話,與周遭的自然流動。『很多人的生命沒有縱深,沒有歷史脈絡,都很漂浮,漂浮所以無感,無感的人往往很殘酷。』哈,喜歡這句話,它道盡了台灣所有的問題。漂浮無感的人,只向錢看齊,沒有居住、環境正義,沒有賦稅正義,債留子孫!
會後,我們校外教學,到青田街散步解說,見證古蹟和諸多歷史建築的美,還有一棟日式的違章建築(好特別)。青田社區的故事始於1928年,古地名稱大安庄龍坡里,因鄰近當時台北帝國大學(設立於1928年,今台灣大學)與台北高等學校(1926年設立,今台灣師大),且地處高地,被當時前來此任教的日本教授們相重,決定在此買地自建,當時建造的日式房舍不僅建築設計考究,建材屋瓦還從日本空運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