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

尊重當地原民自主權

(04-13-2012一賢)
看了公視我們的島他們為何反水庫,有感於錦屏村的泰雅人不論老少,堅決反對在他們的家園興建水庫的立場,可是回過頭來一想,那用水的問題如何解決?
看到影片中水利署副署長楊建榮提到建海淡廠跟建水庫的比較,他說海水淡化的成本較高,每噸總營運成本大約要三十幾元,而興建比麟水庫只要二十幾元。感覺這樣的成本應該也不是負擔不起,有必要犧牲原住民族的家園和土地環境來建水庫嗎?

就上網搜尋,並仔細推敲,很快就發現這些現在政府官員的顢頇無能,海淡廠的成本根本不是問題。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的網站資料,海水淡化廠興建成本與造水成本:
單位建廠成本(不含土地、輸水管線、回饋補償)新台幣50,000元/噸(視製程、規模而異 )。單位造水成本(含建廠、土地、管線、營運、 回饋、設備更新,以利息6%20年壽命計)約新台幣30~40元/噸。
從建廠成本來看,新台幣50,000元/噸,以20年壽命計,單位造水成本只要分攤7元/噸。而且建廠的用地面積不大,建廠時間很短,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較小。而建水庫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壊是很大的,這部份成本是無法估計的。更何況水庫的善後和重建都是很困難的,據估計清除石門水庫的淤泥就要發費250億,比興建新水庫還貴。所以蓋水庫其實是很不合經濟效益的。
從這個事例再一次看到我們現在的政府的欺騙手法,就好像他們在說核電很便宜一樣,他就是故意不去考慮核電的後續處理成本,他們的一貫手法就是只選擇對他自己有利的做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平地水庫海水淡化廠,是台灣新十大建設計畫之一,這是在200311月民進黨執政時期由當時的行政院長游錫堃宣佈並於20056月立法院通過。主要目的是揚棄高山水庫,興建平地水庫解決缺水問題,創造水資源、觀光、生態多元使用的人工湖新地景。那時興建海淡廠是為了解決竹科及離島地區供水缺口嚴重問題。
關於水庫的爭議,2011929日台灣《立報》新竹報導說:「8月底時,環保團體與原住民團體聚集在巴西駐台商務辦事處前抗議,因巴西官方在亞馬遜雨林建設世界第三大的美山水壩;將會對巴西原住民居地造成無可挽回的破壞。尖石也有相同的問題,政府計畫在尖石蓋比麟、高台兩座水庫,預計將會淹沒多個泰雅族部落,也讓後山部落出入成了極大問題。尖石泰雅族人認為,政府一旦興建水庫,部落倚賴的觀光與農業將無法存續,更有數個部落要被淹沒,眾人堅決反對興建比麟、高台水庫。」
阿道優帕司與阿薊族人都說,部落無法認同政府在尖石鄉比麟大橋上游建造兩座水庫的決定,無論觀光產業或農業,都是族人重要經濟來源。建水庫應取得在地族人同意,更應將資訊公開透明,如果無法讓族人認同,那就不應計畫興建或進行各項地質調查:「建造水庫是斷絕族人的生路,部落只得遷徙四散、分崩離析。」
「在鎮西堡積極為部落產業努力之時,部落希望,如同泰雅族的傳說故事一般,外來旅客只要帶著尊重來,就能夠分享到美的回憶離開。同樣的,政府任何的重大開發與建設政策,也應帶著尊重到每一個部落,讓部落青年回到屬於自己族群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傳承文化,再歡迎更多人的前去一起分享。」
2012112日「環境報導」台北訊,「反高台水庫 泰雅爾族封山保家園朱淑娟報導:
「錯落的山谷之間,有田園、白雲、溪流、紅的黃的綠的樹木,許多第一次到這裏的人都忍不住讚嘆山林之美。然而一旦興建高台水庫,高達180公尺的壩、331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積,山林景緻將完全消失,田園、溪流、樹木、以及田埔、控溪等許多部落也即將被淹沒。面對生存、生計、還有流離失所的危機,族人都已感受到十足的危機感。」
「為了延長石門水庫使用壽命,水利署水利規畫試驗所提出『高台水庫環境調查評估』,目前已進行地質調查作業。水利署強調,高台水庫目前只在調查及評估階段,未來會考量族人意見以及環境因素再決定是否興建。」
然而。『反興建高台水庫部落聯盟』總召集人撒盎斯尤命牧師指出,水利署未經族人同意,擅自請工人到高台砍伐樹木,還有人利用傍晚到田埔部落欲舉辦說明會。為了向水利署抗議並表達反對水庫決心,今天族人舉行「封山儀式」,架起竹子封住高台入口來代表封山,封山後任何人不得進入高台施工,抗爭行動將直到水利署宣布放棄蓋水庫為止。
前考試委員伊凡諾幹看著山川美景:「我真的好羨慕你們」,他的原鄉嘎拉部落Qara50年前因興建石門水庫而遭迫遷,部落幾度遷移如今已消失、族人四散各地。伊凡諾幹強調:「絕對不要讓步」,因為政府興建水庫從未考慮到原住民的權益。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黃智慧表示,民主國家任何議題都要經過協商的過程,「今天我們就是要抗議水利署沒有協商就來做工程。」
另一段you tube影片中新光部落的斯達利牧師說:「沒有土地就沒有生命。土地跟人是非常密切的關係。」他道出了泰雅原住民對土地的感情和文化傳承。
       
旣然民進黨時期就已經立了法,我們可以不建水庫,為什麼國民黨政府一定要堅持建水庫。我們人民一定要堅守土地正義,要求政府應依原住民族基本法尊重當地原民自主權。



 
「二峰圳」是日本時代屏東平原水資源利用最成功的案例!也是最早在河床攔取地下水灌溉,那時台糖萬頃蔗田的水利工程。日本人鳥居信平利用屏東大武山境內群山和山形的落差,以不破壞自然地的水源及生態方法,完成包含集水廊道(地下梯形堰堤),以及將廊道所集的水導引出的導水系統的隧道、壓力暗渠和明渠,藏身河道地底下七公尺,全長328公尺的二峰圳,利用滲透到地底的河水,流過三角形斜斷面缺口,不用幫浦抽水,無重力的方式,溪水自然流入地下集水廊道。總工程從19211月開工,至19235月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