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2日 星期日

扼殺運動人才的體育政策

(02-12-2012陶以哲)

長久以來,臺灣旅外的球員(棒球如王建民等),職業運動員(高爾夫曾雅妮,網球盧彥勳,桌球莊智淵等),已證明我們在小球,技巧度高的運動,可以與全世界競爭。
這次,具備台裔背景的林書豪在NBA的表現,確實給遠在東方臺灣的我們,相信台灣人某一天也可以真正與世界一流運動員競爭,不僅是小球,也在大球(籃球)。然而,這一天到底什麼時候會來臨?
近期總統大選落幕,內閣改組,在相關行政規畫中,卻傳出體委會即將裁併至教育部組織架構內,這樣的舉措,本質上還是反應出國內長期的運動價值觀念:運動非國家發展重點。
很可惜的,臺灣長期的狹義智育主義與不適切的體育推動政策,已扼殺許多運動人才的培育與發展,同時疏離了廣大運動參與人口。整個社會國家的主流價值與實作,並未將運動推廣、職業運動與相關運動產業,視為可大可久的餅。
反觀現今世界許多先進國家(歐美、澳與日韓)早已體認運動的價值,並持續積極將運動價值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中。觀看這些國家,運動對於當地人民就是一種生活參與,一種精神愉悅,一種普遍價值,甚至是一種生命意義
當我們常談運動力就是國力,或是出國為國爭光拿冠軍,倒不妨回到更個人來談:運動投入與參與,可以是我們一種生活方式,一個日常戰鬥或遊戲的模擬,以至於整個生命追尋的實踐過程
運動產業的專業人士們,可不可以時時自我勉勵,讓自己更專業些?當我們都開始相信運動,相信運動帶來的價值與啟示時,同時彼此間都一起做個小改變,讓思想帶動行動,一些有趣的化學變化可能就開始。或許,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開始會有百分百純度Made in Taiwan,,真正正港土產的臺灣林書豪,甚至是番薯籍麥可喬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