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追求社會正義的政治力



(11-25-2011顏徐賴*)


 (公督盟評鑑第一名的專業立委黃淑英)
由於每位立委個別都擁有相當大的憲法與政治權力,政黨票一票等於投給10幾個人,所以名單更需要品管。公民社會既不會輕易為幾位樣板人物喝采,也不會以直覺比較名單好壞,而必須由更廣泛深刻的視角分析。
首先是一個觀念之辨。有論者認為,公民社會與政治各有不同的專業能力,因此應該與政治神鬼殊途,社運不該期待要求不分區名單中有弱勢代表蔡英文主席在民進黨名單備受批判時,也曾提出類似論調。我們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一個簡單的理由是,如果律師、會計師、法師,打籃球、抬媽祖、開銀行的,都可以從政,實在看不出為何長期關心公共事務的社運人士反而不被認為有政治專業。民主政治強調公民參與政治,唯有威權統治下,政黨才會自己高高在上成為一個「統治集團」,壟斷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與機會。
其次是個標準設定問題。民進黨在野,類似申請入學的學生,提出的名單像是一份研究計劃。眾所周知,這不是一份能顯示改革企圖的規劃。不過執政的國民黨則是個在學學生,該以在校成績,也就是執政成效為主要參照,而不能僅看名單。否則成績滿堂紅的學生,豈不是寫篇立志向學的文章就可以獲得書卷獎。
以「民主平台」三年來整理遴選的民主事件為指標,完全執政的國民黨在環保、依法行政、弱勢、賦稅改革等方面表現極差,這種成績單正好與不分區樣板代表形成鮮明反諷。名單還放入環保署副署長與政委,難道要持續為霸凌環境與農民的開發主義政策背書嗎?國民黨想趁機通過行政院版《土地徵收條例》,馬英九公開表示中科一定要開發,都是最新證據。

黑白來的「政治出軌」

(11-25-2011胡文輝)
操控選舉地下賭盤的「總組頭」,在地方上「喊水會結凍」,馬總統移樽就教,當面向他懇託幫忙,一個好大尾的「地方人士」!
馬英九密會總組頭事件,引發政壇風暴未歇,國民黨、總統府、馬辦同聲定調那位「總組頭」為「地方人士」,卻又稱馬總統未來與地方人士見面時,會更謹慎云云,顯示馬承認見組頭犯了「不謹慎」之錯。
不過,地方人士有兩千多萬,2009年九月二十日,八八水災災區仍滿目瘡痍,政府救災無能,民怨載道,很多災民仍無家可歸,馬英九卻以「總統的高度」,急急密會那位「地方人士」,內中有何不可「告」人之事?這不是去「告」誰,由手下如瘋狗般反咬對手,就能遮掩卸責的!
還記得那一幕嗎?八八水災後,有災民的家人失蹤,求助無門,想向馬總統求救,卻遭維安人員阻擋,於是哭著質問馬,「為什麼我們要見你變得這麼難?」馬當時語帶不耐的回應,「你不是見到了嗎?」

台灣選民的政治常識

  (11-25-2011吳宛郁)
剛過去的香港區議會選舉,親中派大獲全勝。近日,媒體卻揭發親中派在選區中出現大量幽靈選民與賄選的證據,但香港特首卻明白表示「見怪不怪」,媒體意興闌珊,市民也表現冷淡。
北京方面早前已表示要香港「三權合作」,也就是對於中央政策只能配合行事,面對中國方面干預選舉,特區政府默不作聲,司法調查也失去獨立功能。香港市民對於公眾事務的信心與興趣看來只會越來越低。
即使連香港的初級議會選舉,中國尚且高調出手干預,明年初的台灣大選,中國會用多少私下運作與干擾不難想像。香港沒有戶籍制度,因此出現幽靈人口的漏洞,台灣的選舉人制度較為嚴格,影響或會較小。但歸根結柢,主要還在人民的參與問題。
在民主制度穩健、國家體制完整的社會之中,民眾普遍趨向穩定不難想像。減稅、就業、社會福利等內政議題才是競選議題主軸。但台灣卻仍要爭取在中國強權干擾下的獨立運作路線,以及司法不公與經濟發展過度傾中等議題。